尤辰荣上海动拆迁律师团队专业服务,您的满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~

房屋拆迁安置协议是什么?

房屋拆迁安置协议是明确拆迁人与被拆迁人、承租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,其核心定义、法律特征及主要内容如下:


一、基本定义与法律性质

  1. 协议定义
    房屋拆迁安置协议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(或房屋承租人)就补偿方式、安置条件等事项签订的书面合同,旨在明确双方在拆迁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。
    法律依据:现主要适用《民法典》及相关行政法规(如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),原《民法通则》和《合同法》相关内容已整合至《民法典》中。
  2. 法律性质
    民事合同与行政协议双重属性
    若协议由平等主体协商签订,属于民事合同;若涉及政府征收行为,则可能被认定为行政协议。
    双务有偿性:双方均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(如拆迁人支付补偿,被拆迁人按时搬迁)。

二、协议的核心内容

根据各地规定(如天津、西安等地),协议必须包含以下条款:

  1. 基础信息
    • 被拆迁房屋的权属、地址、面积、使用性质及结构等;
    • 拆迁当事人及经办人的单位、姓名。
  2. 补偿与安置条款
    补偿方式: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(或二者结合);
    补偿金额与支付:货币补偿金额、结算方式及期限;
    安置房屋信息: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、面积、楼层、差价结算等;
    搬迁与过渡:搬迁期限、临时过渡方式(如周转房或补贴)及过渡期限。
  3. 责任与争议解决
    违约责任:未履行义务的赔偿标准(如逾期搬迁违约金);
    争议解决方式:协商、仲裁、诉讼或行政裁决。
  4. 其他约定
    • 特殊情形处理(如唯一住房保障、历史建筑保留);
    • 协议公证要求(涉及政府代管房屋时需公证并保全证据)。

三、法律效力与签订注意事项

  1. 生效条件
    • 必须采用书面形式,并经双方签字盖章;
    • 若涉及承租人,需由拆迁人、被拆迁人及承租人三方共同签订。
  2. 法律约束力
    • 协议生效后,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;
    • 显失公平的协议可申请撤销(如补偿标准远低于市场价)。
  3. 签订注意事项
    主体资格审查:拆迁人需具备法人资格,被拆迁人需提供产权证明或使用权文件;
    内容合法性:条款不得与地方拆迁公告或法规冲突;
    证据保留:保存协议原件、评估报告、权属证明等,便于维权。

四、争议解决途径

  1. 协商与裁决
    • 协商不成时,可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裁决(30日内作出);
    • 对裁决不服的,可在3个月内向法院起诉。
  2. 诉讼与执行
    • 诉讼期间,若已提供补偿或安置房,拆迁程序可继续执行;
    • 被拆迁人拒不搬迁的,政府可强制拆迁。

总结

房屋拆迁安置协议是保障双方权益的核心文件,需重点关注补偿方式、安置条件及争议解决条款。签订前应仔细核查协议内容合法性,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。若涉及复杂情形(如共有产权、历史建筑),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属地拆迁管理部门。

本文对我有帮助?点击【右下角】的菜单里的"分享"按钮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~
【上一篇】

相关文章

专业团队,全面负责,值得信赖
上海动迁律师移动端指引添加微信红色图标